• 少数民族的春节

    少数民族的春节

    瑶族,独龙族,青年,基诺族,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 ...

  • 各族“吃新节”的过法

    各族“吃新节”的过法

    选择,基诺族,米饭,佤族,有好多南方民族都有吃新节的习俗,这是个农事节日,多是为了庆贺丰收并希望来年丰收过的节日,大都在庄稼成熟时节过。每个民族又各有不同。仡佬族仡佬族每年农历七八月新谷成熟即将要收割时,仡佬族便选择一个日子进行吃新(也叫尝新),祭祀祖先,感谢祖先的恩德,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祭祀当日,各家主妇到田间摘新粮,做好祭祀祖先。有的地区还杀鸡杀猪,甚至杀牛祭天、杀马祭地。吃新日这天摘谁家的新粮都不为基诺族的吃新节是在八九月间谷子成 ...

  • 中华民族:基诺族

    中华民族:基诺族

    基诺族,芭蕉,米饭,婴儿,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新中国诞生时,基诺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基诺族有自已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无本民族文字。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习俗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 ...

  • 基诺族的婚恋习俗

    基诺族的婚恋习俗

    青年,基诺族,基诺,方家,婚恋习俗1.尼高卓阶段尼高卓是一个供青年聚集玩耍的场所地。在这里,规定不可公开地谈情说爱,男女青年只能用眼传情,或借助于口弦、三弦等乐器,悄悄传递信息。基诺人的初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时还处于秘密谈情幽会阶段。爱情的进一步发展,就到了男女双方互送信物的阶段。以花为媒、以树叶信相会是基诺男女青年恋爱时的一大特点。2.巴勒和巴里阶段当青年男女经过自由恋爱和同居,决定组成一家庭之时,父母们会大力支 ...

  • 基诺族的丧葬习俗

    基诺族的丧葬习俗

    基诺族,等级,基诺,丧葬,丧葬习俗在丧葬方面,基诺族每个村寨都有一个公共墓地。这个墓地是固定的,不分等级,坟墓的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就是死者的脚一定要正对着杰卓山那方,意为让死者爬起来就可往祖先住过的地方去。从墓地通往正路上的一段,基诺族从不刈草修路。说路好走死的人就会更多。在基诺族中,一般死了人,除老人外,均为当天埋葬。基诺山的各村寨办理丧事时也跳丧葬舞。目的均是帮死者与鬼打斗,好让死者顺利地去祖先所在的地方。盖土后在上面搭一草棚,象 ...

  • 基诺族丧葬习俗

    基诺族丧葬习俗

    基诺族,边缘,都有,棺木,1.独木棺。是基诺族的传统葬俗。基诺族一般实行土葬,较早时用篾笆编棺,后来,通常用独木棺。制作独木棺时,全村男女出动,将一大树砍倒,取其一段,劈成两半,挖空中间,将死者置于其中,在自己氏族墓地内埋葬。棺木深埋一米多,以死者生前所用的生产生活用品,如刀、锄、镰和火药枪等殉葬。若村中老人死去,全寨要停耕三天,由女儿、女婿装殓入棺。出殡时,由巫师戴着特制的帽子,带着仪仗队,扛着大刀,送往葬地。棺木埋后不留坟堆,但要在 ...

  • 基诺族--历 史

    基诺族--历 史

    基诺族,文字,公社,北方,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过去史籍文献记载中汉译为“攸乐”。基诺族人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座大山上,根据其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装饰、族源和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情况,于1979年经过民族识别,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 ...

  • 基诺族打木鼓

    基诺族打木鼓

    基诺族,着手,寨子,基诺,基诺族打木鼓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跳起“嘎”来。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对男女,因身避异族的追杀,藏在木鼓里,免除了一场灾难,后来他们结为夫妇,给基诺族传下了后代。为了纪念他们,基诺同胞每年除夕,都要打木鼓。木鼓,从正面看,它象一轮太阳。木 ...

  • 基诺族节日——成年礼

    基诺族节日——成年礼

    基诺族,上新,青年,寨上,成年礼:基诺族传统的交游节日。基诺族认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岁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担和享受公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晚上不得随便出门,禁止谈恋爱,下地劳动只能算半劳力。只有到了十五、六岁,举行了成年礼以后,他们才取得村庄正式成员的资格,才可以谈恋爱。成年礼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仪式中举行。有些村寨对要举行成年礼的男青年进行奇袭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组织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后,乘 ...

  • 基诺族

    基诺族

    基诺族,米饭,芭蕉,等级,基诺族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及其附近地区。新中国诞生时,基诺族人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基诺族有自已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族支。无本民族文字。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习俗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 ...

  • 孔明的后裔居住地 基诺山

    孔明的后裔居住地 基诺山

    公路,植物园,基诺族,景洪市,基诺族是我国56种民族中被国务院最后认定的一个单一民族,人口较少。新中国建立初期仅有3000多人,如今已发展到2万余人,大部分聚居在景洪市的基诺乡。基诺山位于景洪市所辖区域内,方圆600多公里。东距勐腊县勐仑镇42公里,西距勐养20公里,交通方便。这里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居住着18000多勤劳勇敢的基诺族人民。基诺山距景洪50余公里,距昆洛公路上的勐养镇压19公里,从旅游热线的勐仑植物园行驶8公里,便进 ...

  • 基诺族节日——成年礼

    基诺族节日——成年礼

    基诺族,上新,青年,寨上,成年礼:基诺族传统的交游节日。基诺族认为男女青年在十五、六岁前,思想上、生理上都不成熟,不能承担和享受公社成员的义务和权利,晚上不得随便出门,禁止谈恋爱,下地劳动只能算半劳力。只有到了十五、六岁,举行了成年礼以后,他们才取得村庄正式成员的资格,才可以谈恋爱。成年礼一般是在本寨上新房仪式中举行。有些村寨对要举行成年礼的男青年进行奇袭式的捕捉。上新房的那天,男青年的组织安排一些男青年先埋伏在收工的途中或房前屋后,乘 ...

  • 基诺族节日——打铁节

    基诺族节日——打铁节

    基诺族,寨子,基诺,祭器,打铁节:基诺语称“特毛切”,是基诺族最隆重的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十二月举行,历时三天。节日第一天上午要举行剽牛仪式,午后寨子里的长者敲响牛皮大鼓,人们情不自禁地随着鼓点围着大鼓跳起粗犷的舞蹈,这就是基诺人欢庆丰收的“太阳鼓”舞。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都有两面,分公鼓和母鼓。他们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和村寨的象征。祭祀太阳鼓,目的是祈盼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

  • 基诺族艺术——舞蹈

    基诺族艺术——舞蹈

    基诺族,三角形,又称,昂头,基诺族的舞蹈大鼓舞:又称牛皮鼓舞,是基诺族舞蹈中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牛皮鼓是基诺族的传统打击乐器。鼓身高1米,用一段原木掏空而成,直径0.5米,用未去毛的黄牛皮蒙面,两端各有20个木柄环绕鼓身,牛皮鼓悬在木桩上,用木槌敲击,声音浑厚。敲鼓的必须都是好手,一人敲累了可轮换。过去是过年时跳,现在每逢喜庆节日都跳。在过年的盛会上,口嚼槟榔的老阿爹昂头打钹,头戴三角形尖顶帽的老阿妈低头鸣锣,大鼓先由村寨长老敲响,然 ...

  • 基诺族概况

    基诺族概况

    基诺族,文字,傣族,景洪县,民族概况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基诺乡旧称为基诺山,清代文献写为攸乐山,都是以基诺族自称而得名,足见基诺族是当地的古老居民。有关基诺族的汉文记载始于18世纪。基诺山因盛产普洱茶,明末清初 ...

  • 基诺族艺术——音乐

    基诺族艺术——音乐

    音乐,基诺族,节奏,催眠,基诺族的音乐基诺族音乐主要是民间歌曲、歌舞曲等。民间歌曲:有山歌、风俗歌、猎歌、儿歌、催眠歌,以及宗教歌曲等。山歌:音乐具有抒情性质,内容广泛,多为独唱;情歌中有对唱。山歌的节奏较自由、曲调依字行腔,一曲多词。反复演唱时,词曲略有变化,句尾常运用颤音唱法。常用五声音阶徵调式,调式支柱音为上方大二度和纯五度。风俗歌:包括过年调、贺新房调、婚礼调、丧事调等。演唱形式有独唱(只限于丧事调)、齐唱、领唱加伴唱(常伴随一 ...

  • 基诺族艺术——美术

    基诺族艺术——美术

    基诺族,小学,美的,胸围,基诺族的美术基诺族妇女从小学挑花,常用彩色丝线在胸兜上、筒帕上挑出各种植物、云彩、江河的图案。男子喜欢雕刻,常在耳环木上、镰刀柄上、背东西的背板上、三弦柄上、口弦上雕出各种植物叶子和房屋的形象。他们还善于做篾活,能把蔑削得又薄又滑,编成精美的槟榔盒、烟盒、针线盒、手饰盒、钱盒、酒杯盒等,家庭中用的篾桌也是自己编的。孔明印:基诺族的一种刺绣工艺。基诺族喜欢在衣服边、胸围、帽尾、绑腿等服饰上刺绣各种装饰花纹,在筒帕 ...

  • 基诺族婚姻三步走

    基诺族婚姻三步走

    基诺族,接触,义务,青年,基诺族婚姻分三个阶段,可称为三步走。第一步为禁恋阶段。未举行成年礼之前的少年时期禁止谈情说爱,也不准接触谈情说爱的人。第二步是“饶考米考”时期。“饶考”是男青年组织,“米考”是女青年组织。青年男女在加入“饶考”、“米考”之前,要举行成年礼,穿上绣有象征月亮的花徽的衣服,背上有月亮和几何图形的挎包,表示已成年,承担社会公共义务,也可以谈情说爱了。第三步是恋爱、结婚。恋爱方式是以树叶传情,唱情歌。自由恋爱后就可同居 ...

  • 基诺族的宗教信仰

    基诺族的宗教信仰

    基诺族,寨内,并行,父系,基诺族的宗教信仰处于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阶段。自然崇拜信仰万物有灵,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都和鬼魂有关,人们得病、农业灾害等都因鬼魂在作祟,所以要杀牲祭鬼。但祖先崇拜居于重要地位,家内崇拜的家神是死去的父系祖先,寨内崇拜的寨神是死去的父系长老。祖先住在天堂,叫“生杰左米”,那里是极乐世界。巫师有“布拉胞”与“末丕”两种。平时生产生活、婚丧病灾、节日庆典的仪式祭祀由“末丕”主持,但“末丕”只有杀鸡、宰猪祭鬼的 ...

  • 基诺族的特懋克节

    基诺族的特懋克节

    基诺族,云集,寨内,丢包,特懋克节,是基诺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这个节日,原没有固定节期,一般是在农历腊月举庆。1988年西双版纳州人大常委会根据基诺族人民的意愿,将这个节日定为基诺族的年节,于每年2月6日至8日统一举庆。特懋克,是句基诺语,它的本意是“打大铁”。早年的特懋克节,是打铁节,是基诺族人民为纪念铁器的创制及使用而举行的节庆。每年腊月间,各个基诺族村寨,自择吉日,宰牛、杀猪隆重庆祝。民间传说,在基诺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