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闽东卫士”光环下的“最美消防员”——记宁德市公安消防支队警官贺曦

­贺曦,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遂宁人,1983年9月出生,2006年6月入伍,现任宁德市消防支队司令部副参谋长,正营职,武警少校警衔。历任排长、副中队长、中队长、政治指导员、副参谋长等职务。

­在闽东这片革命红土地上,驻扎着一支“救百姓于水火、解群众于安危”的消防劲旅,它就是被驻地党委、政府授予 “闽东卫士”荣誉称号的宁德市公安消防支队。在这个光荣的集体里,有一位被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广为称颂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宁德市消防支队的消防警官贺曦同志。从警十年来,他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坚守山区,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与热血。十年来,他先后参加并指挥灭火及抢险救援战斗1000余次,解救遇险群众173人,疏散被困人员736人,抢救财产价值5000余万元。十年来,他先后荣获“公安现役部队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消防卫士”、“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公安消防部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省消防部队基层建设标兵”、“宁德市十大杰出青年”、“感动闽东十大人物”等一系列荣誉,并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嘉奖六次。

­一个个救援奇迹是他最美的荣誉

­2008年5月,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时,正在四川老家探亲的贺曦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奔赴受灾极其严重的都江堰市、青川县和绵阳安县,在缺衣少食、随时面临生死考验的灾区救援一线苦苦奋战了9天10夜,他冒着随时可能发生地震的危险,克服自身生理极限,穿梭在断壁残垣之中。清理危房,挖掘重要财物,搬运救灾物资等,他始终奔走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仅在绵阳安县塔水镇的两天时间里,他就与战友们一道搬运救灾物资120余吨,抢救各类财产共计700余万元。

­2009年8月9日,受台风“莫拉克”影响,屏南县普降暴雨,导致山体滑坡、道路湿滑、交通事故频发。仅宁屏二级公路70至72公里路段连续发生3起较大交通事故,多名群众被困。此时暴雨仍在继续,山坡上不时有石头落下,情况十分危险,时间就是生命。贺曦带领救援官兵顾不上暴雨、顾不上头顶随时可能滑落的巨石,在风雨中奋战三个多小时,将被困在4部车辆中的6名被困司乘人员成功救出,并移交给在旁的医护人员。

­2010年9月23日,位于屏南县城北路46号的光耀工艺品有限公司木材加工厂房发生火灾,火势迅速向临近厂房和仓库蔓延,大火已危及附近的城北加油站油库,巨大的险情像黑暗一样笼罩着火灾现场。贺曦带领救援官兵沉着应战、顶着强烈的热辐射,冒着木结构厂房坍塌的危险,成功将大火堵截在了距离加油站油库仅11米的地方。

­2012年1月5日凌晨,返乡民工肖某等五人乘坐的出租车因下雪路滑车辆侧翻到悬崖边,下面是近百米深涧。贺曦接警后带领官兵冒着刺骨的风雪奋战数小时先后将5名司乘人员从随时可能再次滑入深涧的车内解救出来,送了肖某一家度过一个安宁祥和的新年最好的礼物。

­2014年8月17日,蕉城去车里湾往山上厂房方向有4名群众在游玩时因山洪暴发被困河中,情势危急。贺曦在接到增援命令后火速带领官兵赶往现场,面对湍急的水流,他沉着冷静,指挥官兵在安抚被困人员的同时,利用救生抛投器,将救援绳索送到被困者所在位置,利用大绳先行救出两名被困者。在第三名被困者位置不便于营救的情况下,他果断改变战术,向被困人员投送食品和饮水后,不断和被困者交流安抚其情绪,在冷风中坚持一夜,最终等来时机展开营救,为被困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2015年8月28日,沈海高速宁德飞鸾段发生一起15车连环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二十余人不同程度受伤,多人被困在严重变形的车内。作为特勤中队政治指导员的贺曦同志在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调度中队所有执勤值班力量赶赴事故现场实施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被困在十余部车内的二十余伤者成功救出。

­2015年9月16日,宁德菊池商厦发生火灾,火势引起的浓烟对紧邻着火区域的某幼儿园300余名师生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在消防指挥中心接到警情后,贺曦同志随全勤指挥部遂行作战。在火灾现场,贺曦同志按照现场总指挥的命令科学组织、高效施救,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疏散了被火势和浓烟威胁的幼儿园师生和周边群众,将火灾的损失减小到了最低程度,该火灾无一人死亡。

­类似的灭火救援和社会救助远远不胜枚举,但唯有不变的是贺曦同志连续数年如一日坚守在基层一线的豪情与壮志,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消防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忠实公仆”。

­一年年坚守山区是他最美的姿态

­贺曦任职时间最长的中队驻扎在位于大山里经济条件相当艰苦的屏南县,而自2007年分配到此任职开始,他一待就是六年。在这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中,他始终如一,深深扎根基层一线,默默奉献。

­“以人为本,知兵、爱兵、管兵,才能带出一流的兵”这是贺曦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在基层中队带兵的干部,他十分清楚战士在部队建设中的重要性。为此,他坚持以身作则带兵,以队为家,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战士之中,他平时喜欢身穿迷彩服,脚蹬绿胶鞋,训练到操场,学习到课堂,始终与战士们在一起。“把对战士的爱贯彻始终”也是贺曦带兵的“绝招”。在中队的每一个除夕夜,他总是坚守在“119”值班室替换战士值班,让战士能与家人视频通话、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年初一早上,大队官兵正躺在床上享受节日的快乐,但贺曦早早起床,为大家准备新春第一顿美味可口的早餐,挨床叫每位战士起床吃饭,他的举动感动了大队全体官兵。在关爱战士方面,贺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总说:“不希望战士现在说我好,希望战士退伍几年后谈到我时能真心说我爱兵。”正因为他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为中队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促使中队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屏南古峰中队自2007年以来,连续4年被支队、总队评为先进中队。

­“关心战士个人成长进步就像关怀家人一样”。谁要选改士官、谁要考学入党、谁要培驾学技术,贺曦总是想在前头,提前预备,有针对性地将战士放到相应岗位去成长锻炼,在工作中给战士压担子经受考验,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和舞台。对于工作十分优秀的战士,贺曦总是不遗余力地积极向组织推荐。在他任职中队干部期间,古峰中队、特勤中队共有10人次先后获得支队专项或年度个人三等功,多名驾驶员获得支队、总队红旗车驾驶员,2名战士考学成长成为了消防警官,古峰中队二班还荣获支队集体三等功。这些都是贺曦带领官兵脚踏实地、刻苦拼搏而获得的,是一个集体富有朝气、锐意进取的真实写照。

­有人问贺曦:消防部队人员调动如此的频繁,大都希望自己工作在一个工作轻松、经济发达的单位,究竟是什么动力趋势你在闽东最贫困的山区消防中队一干就是7年的呢?贺曦傻乎乎的笑着说:屏南人民需要我。是啊,就是这么一句朴实的话语倒出了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只要辖区有任何灾情发生,无论寒冬腊月还是三伏天,你总能在灭火救援一线看到贺曦的身影;只要人民群众有任何需要救助或服务的地方,无论天晴风雨、农村集镇,他总是出现在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消防宣传、实地演练、走访群众、送水、摘马蜂窝……无一例外。

­一次次回报社会是他最美的追求

­自从来到部队,贺曦始终以满腔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爱民为民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驻地群众的普遍好评。

­2012年除夕,屏南县马头新村的自来水管道出现故障,自来水供应被中断,全村300多名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更别说过一个安宁祥和、温馨幸福的新年了。了解情况后,贺曦带领官兵驾驶消防水罐车为村民送水近10吨,解决了全村的燃眉之急。看着空空的桶里、盆里盛了满满的水,村民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一位70多岁的老大爷紧握住贺曦的手,高兴地说:“小伙子,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2008年,时任古峰中队副中队长的贺曦,推动中队与屏南县一中结成互帮互助对子,在此后的几年里,针对家庭困难、成绩优异、积极向上的学生,贺曦总是鼓励他们坚定学习的信心和鼓起战胜苦难的勇气,并每月从有限的工资津贴中拿出部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迄今他已先后资助学生15人,其中有6名贫困学生考上省外重点大学,9名学生考上福州师范大学等省内学校。

­贺曦还时常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官兵开展拥政爱民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消防警营开放、消防知识宣传“五进”等。“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情意深”。无论是在基层一线担任指挥员还是在司令部担任副参谋长的任何岗位上,贺曦同志都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视群众为亲人,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做群众所需,有求必应,有难必帮,满腔热忱地向人民群众传送着党和政府的温暖,彰显了新时期广大消防官兵高尚、无私的人格。

­贺曦同志身上彰显出了闽东消防官兵舍己忘我、顾全大局、临危不惧、敢于献身的亮丽风采,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