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漳浦赤湖大葱价格持续低迷 “葱击波”持续伤农

萝卜丰收,走俏市场,而大葱价格却持续低迷。入春以来,漳浦县大葱普遍遭遇售价低还卖不出去的困境。一亩大葱种植成本要3000元,收购价却低至500元钱,甚至无人要。看到大片大片品质优良的大葱,血本无归的葱农“很受伤”。

昨天,记者在赤湖镇山油村的田地里看到,一片片绿油油的大葱长势喜人,棵棵茁壮挺拔,都有七八十厘米高。大葱长势这么好,奇怪的是,前来采摘的葱农却寥寥无几。

葱农:一亩成本两三千块。(卖多少钱?)一千块也在卖,八百块也在卖,五百块也在卖。一亩至少要十几个工人才采摘得完。(亏吗?)亏啊。一亩如果都不采摘的话那亏更多啊,至少亏两千元,也是没人要。

每亩成本3000元,平均亩产5000斤,却只能卖到500元钱。算下来,原本一斤要卖6毛钱才能回本的大葱,现在只卖1毛钱,跌破了历史最低价。如今,葱农们已经不奢望能回本了,只盼望有买主来收购。

葱农:没人要也在采摘,如果以后老化了就更没人要了,如果先卖出去还能值点钱,晚点卖就不值钱了。农民都亏本啊,现在连成本都拿不回来。

大葱遭遇滞销困境,不仅葱农血本无归,收购商也是叫苦不迭。在赤湖镇的这家大葱收购点,收购商许银法告诉记者,这些包装好的大葱主要销往北方城市,一箱30斤,成本10块钱,也只能卖到13块。

大葱收购商 许银法:今天收购2亩。(收购2亩是亏还是赚?)亏啊,以前跟菜贩子收购都要收十几、二十亩。现在没办法再做打算了,销得出去就天天做,销不出去就不做,就是这样。

据了解,漳浦县是全国春季大葱主产区,大葱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量12万吨。而赤湖镇是全县最主要的大葱产地。这里70%以上的人口从事大葱的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工作。大葱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地葱农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帮助他们找找买主,寻找出路,挽回一点经济损失。

>>>编后语:

农业始终是农民朋友的“生命线”。同样是农民朋友辛辛苦苦种出的农产品,却形同殊途,一种是供不应求,一种却是“血本无归”。究其根源,在于农民朋友没有主动了解市场,盲目跟风种植。这也让我们进一步思考:农业如何走出丰产不丰收的怪圈?不仅需要政府的保护,更需要农民朋友从现行的观念中解放出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自身主动了解信息、主动参与市场的能动性,参与民间组织抱团闯市场,进入现代制度和市场的规范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真正享受到丰产丰收的喜悦。(王文凤)

点击进入闽南网论坛>>

本文由''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