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春节风俗,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本文由'道千凡'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