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武汉特色文艺

  汉剧

  汉剧为湖北主要地方戏曲剧,也叫“汉调”,俗称“二黄”,辛亥革命前后改称“汉剧”。汉剧有上千个传统剧目,现存剧目仍有660多个,主要演出历代演义及民间传说故事。汉剧唱腔以板腔体的西皮、二黄两类声腔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西皮、二黄在传统演唱中,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专用调和特定腔。

  楚剧

  楚剧旧称“黄孝花鼓”、“西路花鼓”,1926年改名“楚剧”。流行于湖北,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在黄陂、孝感一带的竹马、高跷等民间歌舞及鄂东的“哦呵腔”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原是人声帮腔,锣鼓伴奏。1920年进入武汉后,受到汉剧、京剧的影响,逐步发展提高,形成了“迓腔”为主的板腔、高腔、小调三大腔系。

  评书

  湖北评书是用湖北方言讲故事。由一人表演,只说不唱,以一块木头为道具,情节每到关键时刻,猛击一下醒木,听众为之一振,流布于武汉、沙市、宜昌等长江沿岸城市。湖北评书善于塑造玩弄权贵豪强于股掌之间的草莽英雄形象,风格幽默酣畅,语言流畅、华丽,描绘景物时常用韵律回旋有致的骈体,与叙述、对话时使用的生动口语辉映成趣。

  大鼓

  湖北大鼓与湖北评书不同,以唱为主,夹以说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边唱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本文由'猫巷少女德兰'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