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古人过端午如何“驱邪”?

  端午“泰极否来” 古人过端午是这样“驱邪”的

  古时候的人们把端午看成是毒日、恶日,随着时间推移,至今仍然流传和保存了许多在端午这天驱邪、解毒、求平安的习俗,比如饮雄黄酒……世易时移,现代人该如何在这一天“辟邪”祈福?小编采访了中华周易联合会副会长许雪儿,听她来细述“驱邪”方法,如感兴趣您不妨试试。

  端午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

  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巳”、“午”、“未”三月五行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幕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

  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可见,古人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因此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每逢节气转换前后之际,气场最不稳定,易使人心浮动,官非凶灾四起,病菌杂处最易出事,会影响到个人的运程。

本文由'羊舌碧巧'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