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功夫不能承受之重

  功夫(配图)

  还记得在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泰拳高手蓝桑坤要与张开印一战事件么?中国功夫是我们的荣耀,千百年的历史,也是让世界认识中国的符号。但光环同时也带来无数的挑战者,挑战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世人总是将这种本可以视作游戏的对战上升到荣辱的高度。“荣”的成分不多,以武术比赛在如今国内的关注度,打赢了长不了太多志气,你还得一个劲地跟大众解释这个蓝某人是如何的了得,如何英名一世,而万一打败了,受到的“辱”却是实打实的。就这个角度而言,蓝桑坤实实在在地将了我们一军——不是将在中国功夫的徒有虚名上,而是将在它那格外脆弱的自尊心上。不管人们对蓝桑坤此举背后有多少猜想,联系MMA运动在各国的开展,都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那些数一数二的职业搏击手若是不经常露脸打比赛,是很难保持自己的宝座和声名的。搏击不像写作,少数作家出了一本叫好又叫座的书,就可以靠它吃一辈子;但凡是搏击强手,个个都坐在火山口上:布洛克莱斯纳尔、凯恩维拉斯奎兹红极一时,但两人的金腰带都没能系多久,弗兰基埃德加必须同梅纳德连番苦战,证明自己在本级别里的第一人地位不是侥幸所得。一个选手取得的荣誉越大,名望越高,他所隶属的赛事以及其他组织就越是会想尽办法给他找更强的对手。但这种国外通行的惯例,到中国却受了阻。在为蓝桑坤“踢馆”一事做的讨论专题中,敖海林说了句有点刺耳的实话:“最恐怖的恐怖片是鬼从头到尾似乎都要出来但一直就没出来,功夫高手也一样。”也许,中国功夫背的历史和文化包袱是年轻的MMA运动所不能想象的,也是虽然古老、但没有那么多神秘光环的泰拳所难以理解的。现在在中国,练散打的也好,练自由搏击的也罢,多少都以“功夫”神话的代表人和捍卫者自居,也因此多少都有点“输不起”。我们决不随意责备这些碍于各种原因不出战的选手们,我们知道他们干这行有太多难处。我们只是替他们的尴尬处境感到不值:哪怕他们能像国外同行那样,打不出来就搞点副业,拍个电影、创个服装品牌、开个训练营之类,倒也是一件好事,可他们偏偏又很少这方面的空间。他们背了不该背的负担,又很难得到理应得到的机会。

本文由'佘天佑'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