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泉州开元寺

  泉州开元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位于市区西街,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原名莲花寺,后改名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唐玄宗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遂改今名。

  开元寺现存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二,在宋、元鼎盛时期有寺院120所,僧侣达千人。开元寺的大雄宝殿有86根大石柱,叫做百柱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

  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开元寺最有名的是它的双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它们高40多米。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双塔历经风雨侵袭,仍屹然挺立,它是泉州古城的独特标志和象征,也是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它以塔身的雄伟、形制的奇妙,建筑的神工和雕镂的精美而扬誉海宇,吸引着自宋至今的无数中外学者和游人前来游览、观瞻、揣摩和研究。其中东塔曾被列为“中国古塔”邮票四图案之一。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1声叮咚,悦耳怡人。塔顶有八条大铁链,连结八个翘角与刹顶,显得气势磅礴,紫气飘摇。每一层塔壁上还刻有十六幅浮雕,分别刻有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共计 80幅栩翎如生的人物雕像。刀工细腻,线条流畅,巧夺天工。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唯男性有须观音及猴行者浮雕引起游客与学者的广泛兴趣。

本文由'蒙明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