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铜鼓之乡访铜鼓

  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极有个性的历史文物。铜鼓最早是作为炊具和打击乐器,后来逐步成为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在广西各地的文物调查中都有铜鼓的发现,或是墓葬出土,或是民间传世等,其中以广西北流、桂平、藤县、玉林等市县最为密集。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管理部门收藏的铜鼓已达700多面,其中广西博物馆拥有铜鼓360多面,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此外,红水河流域民间收藏铜鼓还有1100多面。

  广西北流,一直有“铜鼓之乡”的美称,汉晋以来就出产形体硕大的铜鼓。1955年,在广西北流县发现的一面云纹大铜鼓,鼓身高67.5厘米,鼓面直径165厘米,重达300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铜鼓。仔细打量,鼓面中心是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晕圈内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叠的雷纹,另有蚕丝纹环耳两对。

  在多民族融合的广西,壮族、瑶族、苗族都有拍击铜鼓而歌、伴随铜鼓而舞的习俗。演奏方式是将铜鼓悬挂在木架或树杈上,用特制球形鼓棰敲击,也可以一人击鼓,另一人持木桶在鼓底晃动,以改变音量和音色。还有的在铜鼓下置放一水桶,盛水过半,敲击时以达到鼓声的清纯悦耳。如果是小型铜鼓,可背在身上边跳跃边敲击。在壮族地区,普遍流行铜鼓乐,对歌、赛马也击铜鼓助兴。瑶族和苗族同胞则喜欢众人围成圆圈,用铜鼓热烈的伴奏进行舞蹈,部分地区并存着祭铜鼓的习俗。由于民族间的审美、习俗存在差异,因而体现在铜鼓的铸造风格上也不尽相同。如铜鼓上的图案:有的铸有虫鱼、鸟兽、花卉;有的则铸有舟船、青蛙;还有骑士立像及羽人划船、羽人舞蹈纹饰等。

  如今,去广西旅游,可以买到用纯铜结合现代工艺精密铸造的铜鼓,鼓面直径有8厘米、11厘米、18厘米等多种选择,具有一定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已经成为广西著名的旅游工艺纪念品。工作之余敲击两下,浑厚的铜鼓声能勾起人们的悠悠古思。

本文由'美蓝公子'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