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差异(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显著差异,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框架结构看,两者的条目并不完全对应。

2、课程标准有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和附录5个大条目组成;教学大纲有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学建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课时安排、考核与评价6个大条目组成。

3、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参考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联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都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较大的区别。

4、一、全面阐述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现行大纲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叙述。

5、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不过分追求概念、规律表述的准确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而是全面考虑课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作用。

6、因此,课程标准使用了较大的篇幅,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

7、案例11: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对于课程性质,教学大纲指出:初中物理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

8、学生在物理课中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受到观察、实验的初步训练以及思想品德教育。

9、对于课程性质,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等。

10、对于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指出: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1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12、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13、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14、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15、简评:课程标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了详尽的阐述,而大纲从教学的角度出发,仅涉及课程性质,但没有涉及课程基本理念,相比较狭窄。

16、二、强调过程和方法的学习在教学方式方面,现行大纲重视知识的传承,重视较多的是科学的结论,而对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或重视不够,或根本忽略,没有提及科学探究,也没有强调科学过程,而课程标准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把“过程和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课程中的作用,将学习重心从知识的传承积累向知识的探究积累过程转化。

17、 案例12:对“凸透镜”的要求教学大纲的要求: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

18、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19、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要求: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20、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1、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2、课程标准在活动建议中,还建议:阅读投影仪或照相机的说明书,通过说明书学习使用投影仪或照相机。

23、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

24、简评:课程标准删去了“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内容,反映了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承的弱化,不纠缠在“主光轴”等类似概念上,而是加强生活实际的联系,从“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变为“了解凸透镜的应用”,也可见一斑,不再局限于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

25、另外,凸透镜成像规律历来是教学的难点,课程标准把重点放在探究过程,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结论没有作硬性规定,学生通过探究对规律有定性的、整体的了解即可,使学生从繁重、枯燥的题海练习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究知识、联系生活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去。

26、案例13: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要求对于声音的传播,教学大纲要求: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7、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28、课程标准在活动建议中,还建议: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防止噪声的建议。

29、简评:对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教学大纲仅对结果有要求,而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没有要求,而课程标准对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有要求,并在活动建议中也有具体的建议。

30、三、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行大纲关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相对较少,虽然在教学目的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品德教育”,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中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具体要求。

31、而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无论在具体的知识点还是在活动案例上都考虑到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方面的教育作用。

32、案例14:对“物态变化”的要求对于物态变化,教学大纲要求:知道熔化和凝固现象。

33、知道晶体的熔点。

34、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会查熔点表。

35、知道蒸发现象。

36、知道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

37、知道蒸发过程中吸热及其应用。

38、知道沸腾现象。

39、知道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40、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

41、课程标准在内容标准中,要求。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芮平卉'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