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花的传说

    丁香花的传说

    青年,话音,傣族,小店,古代人借丁香花抒发爱情,今天我国许多地方仍是如此,把丁香花视为爱情之花。在云南,崩龙族和傣族人民,每逢春暖花开之际,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采花节”。身着节日盛装的青年男女,争相上山采摘丁香花,赠送给自己的恋人,表示对爱情的坚贞不渝。有些地方还把丁香花作为定情之物或催办婚事之物。在男女双方订亲以后,如果女方同意出嫁,就托人送一束丁香花给男方。男方收到女方送来的花束之后,要把花束放在即将成亲的新房中,不等花朵谢落,就要 ...

  • 傣族概况

    傣族概况

    傣族,益州郡,世纪,西南,民族概况我国傣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云南省的新平、元江、金平等30余县。居住山间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气候。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傣族人口数为1158989。使用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本族有拼音文字,各地不尽相同。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文字改革。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傣那”、“傣绷”等。汉 ...

  • 布朗族概况

    布朗族概况

    文字,益州郡,傣族,思茅地区,民族概况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景洪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思茅地区澜沧、墨江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朗族人口数为91882。使用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部分人会讲傣语、佤语或汉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部分人会汉文、傣文。布朗族部分自称“布朗”、“帮”,部分自称“阿瓦”、“阿尔瓦”、“伊瓦”、“佤”和“翁拱 ...

  • 有趣的傣族婚俗

    有趣的傣族婚俗

    傣族,集会,青年,路边,傣族青年男女谈恋爱的方式很多,傣族盛行一种叫“串卜少”的活动。即未婚的小伙子在节日或集会等场合,寻找未婚姑娘谈情说爱。这种活动一般都在泼水节、赛龙船、赶摆等时节进行,男女青年载歌载舞,从傍晚开始,直至深夜结束。另外还有一种“卖鸡肉”的形式更为奇特,每逢节日到来的时候,西双版纳的傣族姑娘们便把自己家的肥鸡杀了清炖。如果来买鸡肉的小伙子是姑娘不如意的,姑娘会加倍要钱。要是姑娘看上了年轻的小伙子,姑娘就会含羞低下头,躲 ...

  • 基诺族概况

    基诺族概况

    基诺族,文字,傣族,景洪县,民族概况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诺乡四邻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基诺乡旧称为基诺山,清代文献写为攸乐山,都是以基诺族自称而得名,足见基诺族是当地的古老居民。有关基诺族的汉文记载始于18世纪。基诺山因盛产普洱茶,明末清初 ...

  • 阿昌族概况

    阿昌族概况

    阿昌族,梁河,傣族,潞西,人口为33936人。民族概况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等关系密切。据清王凤文《云龙记往》载,云龙“俄昌”人,自其首领早慨始 ...

  • 拉祜族概况

    拉祜族概况

    彝族,自治州,傣族,文字,人口为453705人。民族概况拉祜族是我国云南省西南部的一个山区少数民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哥搓”、“缅”、“目舍”、“苦聪”等。主要分布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地区,相邻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及玉溪地区也有分布。约80%的拉祜族聚居在澜沧江以西地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拉祜族人口数为453705。使用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拉祜族人民长期与汉族、 ...

  • 景颇族服饰——悦耳银铃声

    景颇族服饰——悦耳银铃声

    傣族,新屋,兼营,自治州,一、民族概况景颇族居住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海拨1500-2000米的亚热带山区,其先民最早居住在青藏高原南部,唐代为"寻传蛮"的一部份。元明以来,以农业生产为主,兼营蓄牧业、采集和家庭手工业。本世纪四十年代,已发展到农村公社解体和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因生产力水平低下,景颇族人民生活贫苦,衣着简陋。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景颇族人民的穿着也越来越好了。二、文化艺术景颇族有丰富、优美的口头文 ...

  • 布朗族服饰——大自然中染色

    布朗族服饰——大自然中染色

    镇康,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傣族,自治州,布朗族分布在云南省西部沿澜沧江中下游两侧的山岳地带。其中近3万人较集中地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边沿一线的布朗山、西定、巴达、打洛等山区,景洪市、勐腊县的山区亦有少数分布。其余分布在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以及保山、镇康、云县、永德、耿马、澜沧、墨江等市县。双江县的布朗族主要聚居在大文乡大忙蚌、胖品,邦丙乡大南直、令地、忙应,沙河乡的小邦协,勐库镇有少量散居。布朗族约85000人,主要居 ...

  • 景颇族概况

    景颇族概况

    自治州,傣族,茶山,设立,民族概况我国的景颇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瑞丽、陇川、盈江和梁河等县山区;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片马、古浪、岗房,临沧地区的耿马傣族自治县,以及思茅地区的澜沧县等地,也有少数景颇族散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景颇族人口数为132143。主要使用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支;也使用缅语支的载瓦语。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文。根据历史传说和汉文史籍记载,景颇族先民 ...

  • 德昂族概况

    德昂族概况

    自治州,镇康,傣族,文字,民族概况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散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镇康、耿马、永德、保山、澜沧等县,分布面积达3万多平方公里,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绝大多数的村寨都是和景颇、佤、汉等族分寨杂居。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德昂族人口数为17935。德昂族的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3个方言。无文字。德昂族是古代永昌地区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据说有20多个支系,如 ...

  • 不是所有的龙舟都为屈原而划

    不是所有的龙舟都为屈原而划

    春光,傣族,苗族,时代,各地划龙舟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各地都有划龙舟的习俗。民间传说这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是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而身亡的。其实,我国一些地方的龙舟竞赛跟屈原无关。首先,竞渡的时间不一样。据宋代文天祥的《文丞相全集》记载,在南方,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划龙舟;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傣族的龙舟竞渡,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后十日举行。福建仙游县划龙舟是在农历三月三十日,它是纪念誓死不投降元兵,背着宋代最后 ...

  • 摆奘教派最大佛寺“菩提寺”

    摆奘教派最大佛寺“菩提寺”

    德宏州,政府,傣族,中国,菩提寺位于芒市镇正南路中段西侧,傣语称奘相,意为宝石寺,是德宏地区着名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之一,是摆奘教派最大的佛寺,因昔日寺院前有一棵古榕,故称菩提寺。1942年古榕毁于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原寺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修葺,复其原貌。原寺悬有雍正(17231735)赐的佛光普照御笔匾额。1956年为迎接在该寺举办的佛牙大摆,政府拨专款将大殿改建为宏大的干栏式建筑。据佛典载, ...

  • 傣家人

    傣家人

    婴儿,寨子,前岩,傣族,傣族群众赕塔赕,发音为dn,查《词源》说是指古代东方、南方少数民族以财赎罪,现已成为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向庙宇捐献财物求佛消灾赐福的一种习俗。傣族人坚信人有来生的说法,所以一生都在赕,他们认为:今生的好日子是前世赕下的,所以要不停的赕,为自己,为来世,为后代赕下足够的财物;有赕的人才会有幸福的人生,所以赕贯穿了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物质领域。傣族在农历的6月15日那天举行了关门节的赕事活动,关门之后每7天要过一次赕 ...

  • 北京中华民族园节庆

    北京中华民族园节庆

    北京,傣族,苗族,周期性,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而民族节庆集各民族的心理伦常、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表象为一体,是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举办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容易利用“节庆”特有的喜庆性、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设计出为广大游客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因而成为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的特色活动。先后举办过傣族“泼水节”、藏族“雪顿 ...

  • 民族节庆

    民族节庆

    北京,高山族,傣族,周期性,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育化出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而民族节庆集各民族的心理伦常、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表象为一体,是展现民族文化的窗口。举办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容易利用“节庆”特有的喜庆性、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综合性等特点,设计出为广大游客所喜闻乐见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因而成为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的特色活动。先后举办过傣族“泼水节”、藏族“雪 ...

  • 傣族的升和尚、升佛爷仪式

    傣族的升和尚、升佛爷仪式

    傣族,理论,学习,推荐,播帕,即升和尚。虔诚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傣语称为“播帕”的佛事活动,将适龄出家修行的男童送入佛寺,在佛主像前诵经受戒,正式出家修行。俗人出家升为和尚,要举行隆重的出家仪式。准备出家当和尚的男童,要预先到佛寺内当一段时间“科永”(预备和尚),学习佛教礼仪,接受修行前的教育。在正式出家前夕,聘请一位傣语称为“波卧”的教父,由 ...

  • 招魂与丧葬礼仪

    招魂与丧葬礼仪

    人体,等级,傣族,选择,西双版纳傣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原始宗教的信仰仍保留下来。傣族先民早期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以至一切无生物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它可以离开物而存在。认为生病是灵魂受到了某种伤害;而死亡,则是灵魂离开肉体不再回来了。人们出于对各种疾病和灾害的恐惧,也出于对制服病痛,战胜灾害的强烈愿望,力图通过招魂(也称叫魂)把受到伤害或游离了的灵魂招回来。不仅可以为人招魂,也可以为家畜 ...

  • 千年泼水节 吉祥沐天下〔组图〕

    千年泼水节 吉祥沐天下〔组图〕

    货车,自治州,景洪市,傣族,核心提示:4月15日是云南西双版纳泼水节的最后一天,数以万计的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穿上节日盛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互相泼水,互祝吉祥。4月15日,在云南省景洪市泼水广场上,万人狂欢。4月15日,两位傣族小姑娘沐浴在狂欢的祝福之水中。4月15日,取自澜沧江的圣水送到泼水节活动现场。4月15日,一位外国游客也穿上傣族服装,沐浴在吉祥之水中。4月15日,市民在行驶在大街上的货车里互相泼水嬉戏。4月15 ...

  • 地名撷趣

    地名撷趣

    傣族,瑞丽市,潞西市,寨子,美丽富饶的德宏被人们称为“孔雀之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名原意十分有趣。芒杏:潞西市的一个傣族村寨,傣语意为“有石头的村寨”。广母:潞西市的一个傣族村寨,傣语意为“有佛塔的地方”。弄岛:瑞丽市的一个乡,傣语意为“生长青苔的水塘”。崩强:潞西市西山乡的一个景颇族村寨,景颇语意为“山的庄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