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钱世明:大隐隐于市

  钱世明,笔名雪课、半癫,祖籍浙江山阴。民进成员。1942年生于北京,1959年毕业于北京崇文师范。历任小学教师,《北京少年》编辑,中国木偶剧团编剧,北京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戏剧家协会会员。1956年开始发表旧体绝句,1958年作京剧剧本《梅香恨》,得到著名导演陈方千赏识。19岁以词二阕受知于王昆仑先生,20岁投南社耆宿田名瑜(字个石)先生门下。1991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团员访问泰国;1996年,作为“大陆文艺家访问团”团员访问台湾;1999年参加莫斯科“第十届中国文明国际研讨会”。多次接待外国来华访问的作家和学者,应邀在北师大、外交学院、外语学院、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戏校等院校举办佛学、儒学、音韵学、诗词、戏曲、社会学、书画讲座。

  和钱世明先生是老朋友了,熟稔到甚至想不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但他的几件逸事,却一直存放在心间:

  第一件:20世纪70年代,有日本学者来北京访问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座谈时,日方提到清代一位不怎么有名的诗人,故意只说号不说名,在座的中国专家面面相觑。会后该所某室负责人问钱世明,钱当即说出此位诗人是谁,有什么著作,其诗集的名字是什么。负责人大喜,说小钱你赶快下点功夫把清诗弄弄清楚,我把你调到我们所来就负责这段的研究。当时钱世明刚三十出头,正在北京木偶剧团当编剧,他“唉”了一声,拔腿就上北图借了一部《清诗选》,花了一个星期时间,从第一首背到了最后一首。

  第二件: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现代诗崛起的风头时期,一个诗歌讨论会上,有慷慨激昂的“先锋诗人”发言,越说越走了板,居然说“从屈原到郭沫若,整个中国诗坛都是一条干涸的河流。”钱世明不干了,一如大河开闸地开了讲,不但用中国圣贤们的例子加以批驳,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学着“先锋”的路数大谈西方诗学和美学——苏珊·朗格是怎么说的,科林伍德是怎么说的,克莱夫·贝尔是怎么说的,他们的话是在哪本书、第几页、第几行,你们好好读去吧!结果当场把“胆大妄为”的后生小子们镇住了,技不如人,谁也不敢再“叫板”了。会后,有心人还真去查第几页、第几行,果然一点都没错。

本文由'璃沙波鸿'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