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德州过年习俗——回娘家

  在山东德州过年回娘家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是一件大事,德州有个老风俗说出了嫁的姑娘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让回娘家,因为年三十下午要一个男性去祖宗墓地祭拜,名曰迎接自己的祖上回家过年,迎回祖上上了供后一般没有其他事情亲戚便不走动串门了,过了门的闺女更不能上门,德州有句老话说:看了娘家供死公公;看了娘家火死婆婆,看了娘家爹,穷得娘家没空帖。当然这都是老风俗老习惯,现在没有人能真正遵守了。

  初二是有新坟的人家上坟的日子,也不能回娘家,新结婚的小两口第一年回娘家必须要初四才行,初四待新姑爷 在有出嫁女儿的人家家里是一件比嫁女儿不小的动静。而且由于从前闺女结婚姑爷没有到家接的风俗,初四看姑爷也成了一大风景。每到大年初四,闲暇的三婶子二大娘会早早站在大街上磕着瓜子揣着口袋等着品头论足地评价东家的姑爷西家的女婿,看谁家的姑爷长得漂亮,谁家的闺女找了个不门面的亏了……新姑爷第一次上门要捎“传货”(一种专门走亲戚用的用具,四方型的木头箱子,上下打开,一般新姑爷上门捎两个“传货”。里面是四样点心,四种肉食,四种面食,和四种干鲜水果)取四平八稳过日子的意思。如果出嫁的女儿带着厚礼回娘家,首先说明日子过得宽裕,娘家人在街坊邻居面前脸上有光;其次体现出女儿女婿的孝心。喜欢闹玩的大嫂婶子还在新姑爷走路时起哄,让一些脸皮薄的女婿们很是不自在,当女婿真的在她们的起哄中不自然时,大嫂婶子们会很是鄙视地在背后议论:瞧谁谁家闺女,找了个愚蛋,见不了大世面,发不了家……

  好不容易到家了,新姑爷第一年去丈母娘家拜年,被称做是上宾,而且待新姑爷还要请一些本乡本土比较有声望的人来陪着,一般是村里的支书,自家的长辈,还有外来回家探亲的外地上班的——总的来说级别越高说明这个姑爷越有面子。新姑爷在第一年去丈母娘家拜年要坐在面南背北的正座上,连丈人也只能在旁边陪着,然后就是轮番让酒,要是让酒的把新姑爷灌醉了,出了洋相,是陪酒的光荣,而陪酒的没有把新姑爷灌醉了说明新姑爷是个厉害角色,把新姑爷灌醉是庄里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酒足之后,还没有上饭之前,新姑爷要丈母娘拜年,拜完了年先不上饭,要吃“后席”,后席是不出五服的亲门近支表示友好的一种方法,后席和酒席是一样的,四凉四热四干四鲜,上后席也必须每样吃一点才对,要是近门多的话还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新姑爷第一次上门的这些典故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恶作剧,这也是一种手段或者是一种无言的威胁:比如让有脸面的人陪酒是说不要新姑爷瞧不起娘家;上后席呢,说明娘家的人烟旺,人缘好,要是敢欺负我们家姑娘,小样,你得三思而后行;把姑爷灌醉,也有一说,就是说啊,姑爷你也不是什么事都对啊,比如你第一次上门,不是还喝醉了吗,凡事对自己家女儿照顾一些……

  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现在新姑爷上门的礼节简练了许多,象站在大街上看新女婿、瞧热闹的少了,许多复杂的礼节也简便了,但拜年的风俗一直在延续,就象是不能中断的岁月一样。

本文由'箕栾同'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