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冀州元宵打铁花

  在古老的冀州,旧时元宵节晚上,大街小巷都挂灯笼,放焰火,踩高跷,在西关一带还流行“打铁花”的习俗。

  “打铁花”时,人们首先要砌一个专门的炉子。傍晚,把炉子生着,上面放上几十个特制的化铁罐,罐里装着碎生铁块。几个壮汉在锣鼓声中用力地拉风箱,熊熊的火焰渐渐将罐里的铁块熔化。

  夜幕降临时,几十个壮汉早已等候在炉旁,光着膀子,穿着大肥裤腿的裤子,头戴插着红缨的凉帽,手端木锨,上面放着用水泡过的米糠。这时,有人依次将铁水倒在木锨上的米糠里,几十个壮汉便端着锨在大街上跑,比赛看谁跑得快,人们围在路边观看喝彩。粗壮的汉子趿拉着鞋,手端木锨吃力奔跑的样子非常滑稽可爱,逗得人们捧腹大笑。壮汉们一般在笑声中跑出一、二百米远后,用眼一扫,看哪里人多,就故意将木锨上的铁水抛向那里的空中,嘴里还喊一声“老窝来”,铁水在空中变幻成绚丽夺目的花朵,人们齐声喝彩,“打铁花”活动进入高潮。

   “打铁花”给一代代的冀州人带来欢乐,也留下美好的回忆。可惜,今天这一古老的民俗已经绝迹,我们只能在老人们的回味中寻觅它迷人的风采。

  正月十六,冀州旧俗是妇女归宁,人们还要到寺庙、道观,或上香,或游玩,俗称“走百病”。旧时,枣强县隶属于冀州,枣强民间也有“正月十六,遛百病”的习俗。这天天不亮,人们就起床,到野外散步,俗称“遛百步”、“走百病”,民谚还说,“外边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老年人“走百病”时还要拾一把柴草,晚上用它烧水洗脚,据说可以防治脚病。

本文由'幽花子赫'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