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歌舞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已是家喻户晓。人们赞美藏族人民: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藏族歌舞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锅庄 藏语称之为卓,豪迈明快,舞姿活泼,是最为藏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自娱性歌舞,各地都有其不同的称谓。主要又分农区的嘉绒锅庄达尔嘎和牧区的草地锅庄俄卓。民间卓舞活动,通常是在逢年过节或喜庆日子里开展,春、秋两季最为频繁。在甘孜州较有代表性的锅庄有新龙锅庄,德格麦宿锅庄,石渠真达锅庄等。

  弦子 藏语中称之为谐,谐舞形式具有易学易会的群众性,是康区藏族近现代以来最为欣赏和推崇的一种舞蹈形式。弦子主要是男女围圈共舞,姿态优美柔和,彩袖轻拂似细风托云,动作轻盈婉转,平衡娴静,古朴端庄,甘孜州以巴塘弦子最为有名。1999年,文化部命名巴塘为中国弦子的故乡。代表性音乐有玛雅曲通、阿姐布莫、日翁独祖、崩拉麦朵冲等。

  热巴舞 热巴舞是以传统鼓舞的形式,借以米拉日巴道歌的内容,于宋代后逐渐发展形成的,是一种融歌舞、说唱、杂技为一体的民间综合性表演艺术。热巴舞的表演者以热巴鼓和盘铃作为伴奏乐器,各种不同的鼓点和铃点合拍于不同的舞蹈组合,而组合的称谓也按鼓点的名称而称之。该舞鼓点丰富,舞步轻捷,它以优美的舞蹈和高超的技巧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热巴舞在巴塘、乡城、得荣一带较为盛行。

  拉日巴 藏语叫羌姆。它是宗教意识与民间舞蹈相结合的产物,来源于藏族早期苯波教的祭祀舞蹈。舞蹈活动时间和次数根据各寺庙的具体情况而定。活动地点均在寺庙内,多数在大殿前的广场上,有的大寺庙有专门的固定场所。整个舞蹈活动均严格按照宗教仪式进行。

  踢踏舞 藏语名夏卓,即西藏之堆谐,它是20世纪40年代由西藏传人的一种舞蹈形式。其特点为节奏鲜明,脚步踏点缓急有韵,干净利索,舒展大方。该舞蹈主要分布在甘孜县。甘孜踢踏的代表性音乐有曲羌拉、夏卓格桑、堆拉等。

本文由'笑晴小姐姐'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