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侯健羽:中国式逆淘汰择偶

  中国式择偶

  中国式择偶,正在经历着逆淘汰--大量最优秀的基因在传播中处于劣势。这是中国社会传统的大家族垄断导致的。在这样的社会里,青年男女找对象的硬性标准,已从着眼于个人,逐步过渡到着眼家族。个人的才华、品德,在户籍、房产、家族背景这些先天因素面前,愈发失去份量。那些资质平庸的二代们,凭借家族优势,在最佳婚配年龄,击败了寒门出身的优秀青年。这种情况在中国大城市尤为明显。

  正如市场被少数大公司垄断会破坏自由竞争,造成产品质量下降一样,家族对生殖的垄断,势必造成人种的劣化。

  先说中国的女选男。迫于现实,在很多女眼里,一般的二代男比优秀的凤凰男更有吸引力。几年前,一篇题为《我花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网文,广泛流传,道出优秀寒门子弟较二代们奋斗更艰辛,另一篇《我花了18年,不是要和你一起喝咖啡》与之呼应,阐述了凤凰男们在结婚与养育子女上较二代显出的劣势。文中,凤凰男对二代男说:当我思考要不要生孩子,养孩子的成本会在多大程度上折损生活品质时,4个老人已出钱出力帮你抚养起独二代。即使女孩愿意与凤凰男同甘共苦,出于爱,凤凰男们也会像电影《致青春》里的陈孝正那样痛苦地呐喊:我习惯了贫贱,但是没有办法让我喜欢的女孩忍受贫贱。现实中,更多的凤凰男们只能在心里哭泣,把爱情深埋于心。等他们完成了原始积累,心上人已嫁为人妇,因为她们等不起了。正应了那句老话:富人的儿子早当爸,穷人的女儿早当妈。

  再说中国的男选女。由于中国的封建思维根深蒂固,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爱情的结合,更是一个家族的势力联姻。家族血统的纯洁性至关重要,为了维护它,出于偏见,男人们从小就被教育不能找太聪明、能力太出众的女人,以防不好把握。基因最优秀的A类三高女不是最佳选择,反而B、C、D女各得其所。反观男方家庭,不管自家基因是优是劣,先留个后再说。

  在家族垄断时代,当年轻人意识到有些事情从一出生已注定而难以改变,便以为停留在原地是最保险的方式。在择偶上退而求其次比努力提升自己去吸引高目标更被鼓励,因为这样对男对女都风险小、成本低。TA太好,我害怕TA跑了,所以我退而求其次;我害怕自己变得太好没人配得上,因而我不能太好。再少听说有谁为谁奋斗个五年八年去配得上谁,鲜有哪家姑娘等谁个五年八年。整个社会在择偶上,都在向下使劲,造成人口素质下降。

本文由'睢亦丝'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