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彭露:金钱决不是衡量大学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所谓衡量大学教育水平之标准者,非金钱也,而是有学术成果之谓也。”

  大学的本质本应是教书育人的象牙塔,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为目的的地方。而衡量大学教育水平的标准应该是学术水平,而绝非是金钱财富,但是我们的社会去背其道而行之。

  就在5月17日,广州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中国大学校友排行榜出炉 清华造就最多亿万富豪”的新闻引来一片哗然。在中国号称高级学府的,是千万学子梦想的北大清华竟沦落到需要靠财富来突破排名。我们不禁要问了中国的这些大学的神圣使命是什么?从恢复高考制度到如今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号称象牙塔的大学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哪里,学术成果又在何方?。

  而在教育经费上,教育部为建“世界一流大学”每年增加的财政投入约为100亿元,北大清华就各自分得18亿元,占了整个大学教育经费的将近五分之二,就算他们培养了很多人才也不足为奇,也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因为投入和产出的关系谁都懂。况且清华、北大每年拿着巨额的教育经费,我们却没有看到他们培养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倒是看到了他们为美国欧洲培养了一大批的顶尖的学术人才。这难道不具有讽刺性吗?用创造的财富来衡量自身的教育水准,这不是崇尚拜金主义又是什么呢?国内学术荒废,金钱观横行,国外学术兴盛。高校拿着民众的钱,给外国培养人才,用富豪来显示自身的教育水平,还有什么资格号称自己是最高学府,还有什么脸标榜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况且,在当今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富豪,而是思想者。现在得中国富豪比比皆是,经济也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人们缺少信仰,缺乏思想。但大学的教育能起到净化人心灵的作用,大学正是一个培养具有先进思想者的地方,而绝不是传播拜金主义思想的地方。当年陈寅恪先生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信条在清华任教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多年后的清华却还要凭借培养的亿万富翁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他老人家也不会想到多年后他的学术精神会被校友抛在了脑后。

  如果大学真的注重了富豪的培养,忽视了学术的价值。那么大学存在的意义又在哪儿呢?其次,一个富豪的诞生并不是仅仅依靠一个大学教育,也不是所有的富豪都是一毕业就成了富翁。难免有些人是成了富豪之后才成为校友的。富豪统计的真实性也存在疑问。金钱绝不是衡量大学的唯一标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毕业于山东莱阳农学院,他也不是富豪,这也不代表他所就读的那所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

  很显然,金钱决不能成为衡量大学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所以,希望大学还是注重学术研究,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少做一些没有意义的排名。在1999年,国务院正式发布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不是培养亿万富翁,传播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如果这样的排名多来几次,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宗旨在未来将走向何方?

本文由'慕易小哥哥'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