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傈僳族的婚俗

    傈僳族的婚俗

    傈僳族,集会,青年,检查,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唱歌对调方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可见,唱歌对调在青年男女婚恋生活中多么重要。青年男女通过劳动生产、逢年过节、参加婚礼、庆贺丰收、社会集会、生意往来以及串姑娘等活动,认识了对方,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就可以寻找机会与对方对歌。如在小路上相遇,在溜索旁相逢,在四间劳动,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背过身子,手扶耳朵,向爱慕的人丢一首歌 ...

  • 傈僳族服饰——恍若画中

    傈僳族服饰——恍若画中

    傈僳族,连续,语言,文字,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云南丽江、保山、迪庆、德宏、大理、楚雄等州、县和四川的西昌、盐源、木里、德昌等县。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氐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傈僳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有自己的语言,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 ...

  • 傈僳族的宗教信仰

    傈僳族的宗教信仰

    傈僳族,龙的,安吉,发现,中国傈僳族固有的宗教。该族约有48万人,分布于云南怒江、迪庆、大理和德宏等州。该族认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均为各种“尼”所主宰;而人的生命则由“稠哈”所主宰。神灵崇拜傈僳族多居高山,经常遭到风、旱灾害,因而形成一套驱逐自然灾害的崇拜仪式。1、驱风要祭山神。祭时,由氏族长者持酒一碗,以树叶蘸酒洒向四方,并念咒语;同时对风吹牛、羊角号,求山神止风。2、祈雨仪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用竹片或木条编成一方块,上涂泥巴,由生 ...

  • 傈僳族概况

    傈僳族概况

    傈僳族,纳西族,世纪,自治州,民族概况傈僳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一个古老的成员。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丽江和迪庆、大理、保山、德宏、楚雄、临沧等州县。四川省的盐源、盐边、木里、德昌等县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傈僳族人口数为634912。使用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一种是西方传教士创制的拼音文字,一种是维西县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第三种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制的 ...

  • 四川傈僳族饮酒

    四川傈僳族饮酒

    傈僳族,用于,过滤,稗子,傈僳族无论男女都特别喜欢饮酒。水酒的制作和饮法也很富特色。每年粮食收获时,家家就开始酿酒。原料有玉米、高粱和稗子等,以稗子酒为最好。酿好后,先放一铁锅于火塘之上,把事先兑好的温水倒入锅中搅拌,片刻后主人先尝,认为酒味和温度可以时,即舀出过滤装进精制的小酒杯,捧给客人品尝。吃完一锅后,过滤剩的酒糟可再如此兑制二、三次。这种水酒味道甘醇,清香扑鼻,度数不高,喝起来特别爽口。饮酒时以对歌、跳舞来助兴,常是一饮即昼夜甚 ...

  • 四川傈僳族文艺

    四川傈僳族文艺

    傈僳族,节奏,语言,文字,傈僳族有自已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也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诗歌比较讲究韵律节奏和整齐仗。在一些双关语的诗句中,常巧妙地包含着意境清新的隐喻,这是傈僳族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 ...

  •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刀杆节

    傈僳族,精神,字形,红旗,刀杆节,傈僳族传统节日。傈僳语称“阿堂得”,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盛行于云南、福贡等地区。届时,男女老少身穿民族盛装,聚集在刀杆广场。广场上竖立着两根20多米长的粗木杆,把36或72把锋利长刀,刀口朝上绑在木杆上,形成一字形梯状,凡有三或六的地方,两刀交叉成X字形,刀杆顶端挂着小红旗和鞭炮。爬刀杆者多为青壮年,他们身穿红布衣服,头缠红布,赤足。爬杆在燃烧着的熊熊烈火和回荡四方的铓锣声中 ...

  • 傈僳族礼仪

    傈僳族礼仪

    傈僳族,报酬,语言,声调,傈僳族历来有尊老爱幼的品德,青年人或晚辈,对老人或长辈,从语言到行动都有一定的规则,说话要和气,声调要低,不能大声吼叫;长者坐的上方不能随便去坐,传烟递茶先要敬长者,并用双手捧上。路上相遇时,同辈间要互相亲热打招呼,碰上老人即使不认识,也要侧身让路。傈僳族足一个敢上刀山,敢下火海的民族。同路相逢,并肩前进时,彼此分拙过宽的携带物。傈僳族还保留有原始互助的习惯,如遇婚丧娶嫁、修盖房屋,都要相互帮助。这种帮助从不计 ...

  • 腾冲傈僳族刀杆节及歌舞

    腾冲傈僳族刀杆节及歌舞

    傈僳族,腾冲,先辈,尚书,刀杆节是腾冲傈僳族民间最隆重的节日。相传源于明正统年间;当时朝廷派兵部尚书王驶三征麓儿王尚书到腾越带领人民安边设卡,团结民族兄弟共同对敌,深得傈僳族的信赖和敬仰。王回朝后被奸臣所害,为纪念他抗敌安边的功绩,傈僳族便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上刀山、下火海”活动,激励后列继成先辈的光荣传统,保家卫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傈僳族刀杆节得到发掘和弘扬;影响迅速扩大,声播海内外。除先后到保山、大理、 ...

  • 傈僳族禁忌

    傈僳族禁忌

    傈僳族,灵枢,海域,中和,傈僳族由于信奉原始自然宗教,因此在生产生活和伦理方面带有封建色彩的禁忌不少。主要是:生产方面禁忌:稻谷开花,妇女不能在稻田旁洗衣、剥麻;包谷开花时如遇大风,妇女不能织布,男子不能在外砍树;月亮圆时不能上种,怕虫吃庄稼;七、八月间不上山砍树,不丢石头进水塘,不织麻,怕触怒山神龙王引起的各种灾害;不能打死蜘蛛,认为蜘蛛是教给人织布的。生活伦理方面禁忌:家中死了人,不能吃辣椒、生姜和葱;不能让猫触及死者的遗体、灵枢; ...

  • 傈僳族节日

    傈僳族节日

    傈僳族,单位,迪庆,火把节,迪庆傈僳族的传统民族节日有“阔时”节和“阿尼阔时节”。“阔时”意力过大年,一般均在农历十二月初起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的樱桃花盛开季节,具体时间各地有异。迪庆县城机关单位公历12月21日至23日过“阔时”节。“阿尼阔时”意为牛的节日,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此外有六月火把节、八月中秋节、十月&ldq ...

  • 兰花烟传情

    兰花烟传情

    消息,青年,傈僳族,德宏州,德宏州傈僳族的恋爱生活比较自由,他们结交朋友,联系感情大都借助传统的唱歌、对调形式,通过劳动生产、节日庆典、村寨集会、举行婚礼、喜庆丰收等机会和“黑搓花”(意即串姑娘)活动物色对象,倾吐爱慕之情。有的地方,也有“以物传情”。在傈僳族山寨,有的地方流行着一种奇特习俗,这就是“兰花烟传情”。傈僳族山寨,有一种兰花烟,傈僳族的男子和老年妇女都 ...

  • 傈僳族婚俗

    傈僳族婚俗

    傈僳族,对象,选择,青年,傈僳族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或靠山倚水之地,很少与其他民族通婚。缔结婚姻的就是本氏族内的人,但不是同一家族内的人。虽然一些地方曾遗存原始的转房习俗,但为数很少,演变的也快。普遍的婚姻形式就是一夫一妻制,且遵循男娶女嫁、幼儿与父母同住的习俗。1949年前,男女青年在节庆歌舞中可以自由结识,但婚姻缔结对象的选择却只能顺从父母的意志,有的自由恋爱者只好以逃婚来实现自己的愿望。1949年后,包办婚姻逐渐转变为自由婚姻。傈僳 ...

  • 来苏

    来苏

    辣子,方法,傈僳族,青年,过去傈僳族男女青年在找对象时,喜欢用“来苏”来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情。来苏是用布将花草或物件包成的四方小包。有趣的是男的一定用细藤捆扎小包,而且越细越好,细则表示细心。女的是用红、绿线扎小包。“来苏”的捆扎方法也非常讲究,藤条或线要扎捆成十字,不能结死疙瘩,还要求线头藏得巧妙,解包时注意不能将线拉断。小包内所包的花草或物件是暗示自己向对方求爱。如果男方包的是映山红,是 ...

  • 傈僳族丧葬

    傈僳族丧葬

    傈僳族,丧葬,也有,都要,傈僳族的丧葬过程一般要经过停灵、吊唁、滨葬三个阶段。中老年人死后,亲属为之洗身、穿衣后置于木板或蔑席上,加盖一床麻布被子,亲属绕尸走,(男死绕九圈,女死绕七圈),并请“尼扒”“开山引路”。停灵时间一般一二日,也有当天内埋的。出殡时先由尼扒向空连发三箭,然后起灵。尼扒在前开道,念咒驱鬼。送丧的男子执刀、驽在挥舞,一直送到墓地。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切东西都要放置或悬挂于坟 ...

  • 保山民风民俗介绍

    保山民风民俗介绍

    腾冲,保山地区,青年,傈僳族,居住在云南保山地区腾冲、龙陵县的傈僳族,性格粗犷豪爽,每到农历二月初七便举行惊险的刀杆节。此外,还有农历正月十二的牛王节、农历五月十三的忌虫节等几个较有特色的节日。傈僳族刀杆节农历二月初七傈僳族刀杆节的举行,往往是夜幕降临时分,人们先点燃篝火,唱歌跳舞,等到篝火燃尽,形成一个彤红的火塘时,若干精壮青年喝下烈酒,赤足走进火塘中,这就是著名的“下火海”。次日中午,人们在草坪上竖起一根高 ...

  • 新米节

    新米节

    傈僳族,金黄,米饭,村头,每年10月下旬是傈僳族的新米节。这时节秋风已过,多情的秋风给大地留下一片金黄:玉米黄了、稻谷黄了、山梨黄了、画眉鸟飞回来了。村头寨边的板栗、核桃噼噼啪啪啪落下地;田边路旁一丛丛红红的糯米果,酸里带甜、凉爽可口。这时节,满怀丰收喜悦的傈僳族人不由地欢腾起来:“喳务扎罗(新米节到了)!新米节呱切切(跳戛)啰!”新米节时,傈僳族人背着背篓,提着蔑筐,到田里拔来金黄饱满的谷穗,拿回家用饭碗刮落谷 ...

  • 傈僳族住房、服饰与饮食

    傈僳族住房、服饰与饮食

    傈僳族,红色,结构,条件,据史书记载,傈僳“居山林”,“屋皆覆茅,间有盖木板者,屋中置火塘,用具率多粗恶”。这一史料充分说明傈僳族生活居住的环境条件艰苦恶劣。为适应这种居住特点,傈僳族发明了两种房屋建筑方式,一种是木结构,四周用长约一二丈的木料垒成,上覆木板,形状类似一个木匣,杂居区傈僳族大都居住这种房屋。另一种是竹木结构,在斜坡地上树立二三十根木桩,上铺木板,四周围以竹篾蓠笆,顶盖茅草或木板,屋中央放置一大火塘。傈僳人称为“千柱落地” ...

  • 德昌县风俗民情

    德昌县风俗民情

    彝族,大石,傈僳族,德昌,彝族年、火把节、傈僳族阔拾节以及彝族、傈僳族婚礼、葬礼都饶有特色,沿安宁河、茨达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体墓葬,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德昌为四川省傈僳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民风古朴,保留着最为完整的傈僳族传统习俗。德昌流行过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拾节。“阔拾”为傈僳语音译,意为新年歌舞节、年节或春节。时间在农历腊月底正月初,节期10天左右。节日期间,人们互相拜年,互相祝福。彝族年、火把节、傈僳族阔拾节以及彝族、 ...

  • 规模较大的“阔时节”与“澡塘赛歌会”

    规模较大的“阔时节”与“澡塘赛歌会”

    自治州,丰盛,傈僳族,英雄,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 ...